“新中国是几个民主阶级联盟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要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1945年,抗战即将取得全面胜利,就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国体,毛主席给予了民众全新的认知与概念。
要建立一个什么样性质的国家,或者要成立一个什么样性质的政府,影响着新中国未来的发展路线和方向,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生产目标。
图1
诚然在战争的每个阶段,对于国家的概念解读都有不一样的变化,在抵御外敌时,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工农民主专政”的政府。
内战开始时,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打败独裁专制者的“民主”联合政府。
每个阶段都顺应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同时也能反映出国家的作战目标和中心思想,当解放战争即将结束时,将要迎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充满希望的国家。
那么新中国的名字是如何诞生的?新中国的国体又是如何确立的?
我们的国旗最终是如何确立为“五星红旗”的?毛主席在做选择的时候都经历过哪些思考与挣扎?
图2
起草新纲领,国名争议大
新中国未成立前,历经了几十年的磨难,在此过程中,社会涌现出不少先进的民间团体和进步人士。
他们大都用自己的力量为赶走列强和解放全中国,提供了许多思想上和物质上的帮助,某种程度上说共产党之所以可以解放全中国,离不开那些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支持。
如今,新中国成立在即,毛主席也确立了以“人民”为主体的全新国体,即“中华民主共和国”,因此特广邀社会各大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前往北京乃至全国解放区域参观游历,并共同成立一个全新的政治协商会。
因为毛主席认为,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国家要决定的大事,自然要和代表着不同阶层人民利益的代表们共同协商。
图3
既成会,则必有规则,既有规则,则必有纲领,既有纲领,则必成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份《纲领》就在毛主席的见证下,由各界民主代表们共同商讨,共同起草。
果然社会的声音还是“丰富多彩”的,从新中国的名字到国家未来要走的社会主义道路,再到国旗的图案,政协委员们展开了几个月的商讨。
有的人认为国名太长了,读起来绕口也不利于对外传播,有的人认为新《纲领》当中,应该加上社会主义在未来的发展情况,还有人说国旗的图案不宜太复杂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让毛主席修改的地方都多达200多种。
如果一定要在起草《纲领》的过程中,找到争议最大的几处,那大抵是国名与国旗最为“激烈”。
1949年9月,距离新中国成立的日子只剩一月有余,届时第一次政协全体会议终于拉开了序幕,张治中作为毛主席特邀代表,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图4
原本在会议筹备阶段,关于“国名”和“国旗”的商讨就异常激烈,没想到在政协会议上,又呈现了一番宛如“闹市”的景象。
要知道在此之前,党内选用的国名一直是“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旨在突出“人民”和“民主专政”。
然而在政协委员们筹备会议过程中,又提出了“中华人民民主国”和“中华社会主义民主国”这两个名字。
部分政协委员们认为,这两个名字既满足了中国即将成立的新政府的性质,也能满足未来中国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的构想。
图5
如此一说,倒是蛮符合当时基本国情的不是吗?
但因为社会主义的道路在当时还只是一个目标,此时提起来也为时过早,因此并没有得到采纳。
最终毛主席还是确立采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作为新中国的名字,虽然有些冗长,却将毛主席心中想要体现的政权、人民、发展都得到了展现。
可张治中同志却不以为然,于是当下便直接开口向毛主席谏言。
“共和本就有民主的含义,没有必要重复,直接就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好了”。
再加上“民主”与“共和”两个词语就算是翻译成英文,意思也不差上下,因此张治中的此番提议得到了在场的大部分政协委员的支持,毛主席听罢也觉得十分有道理。
于是在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同志的进一步论证下,毛主席“同意”了去掉两个字,将国名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图6
话到此处是否有人不解,张治中又是何方人物?他为何可以作为毛主席的“特邀”嘉宾参与国事讨论?
昔日旧情深,国旗也敢谏
张治中,原本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有着过人的政治本领和军事指挥才能,早期与周总理同志在黄埔军校也有过交集。
那时共产党的革命理想与目标,对于懵懂的张治中来说,有一股神秘的吸引力,以至于张治中还萌发过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念头,但是因为其职务过高影响力颇大,党中央还是决定其身在“曹营”更便于日后开展活动。
从国共对峙到携手抗日,再到解放战争,张治中的处境既尴尬又艰难,他既不想与我党开战,也不想事事败落于人前。
图7
只好能避战就避战,避不过的就劝蒋委员和谈,从主张国共合作到共同抗日。
到1941年上书蒋中正停止内部分裂,继续与我党合作抗日,再到1945年接受周恩来同志的委托,于新疆解救我党百十余名干部,张治中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促成两党和平相处。
期间,为了实现国共和平治国,张治中还亲自前往延安,接毛主席前往重庆进行谈判,在此之前,蒋委员已经连续发了三封电报,但毛主席最终还是应了张治中的“上门”邀约,毕竟安全问题才是最主要的不是吗?
如此说来,知毛主席者唯张治中是也,最终双方顺利签订了《双十协议》,而张治中在双方谈判结束之后,又亲自上阵护送毛主席返回延安,比起毛主席,张治中仿佛更加在意毛主席的人身安全。
图8
直至1949年初,张治中代表国民政府前往北京谈判,可惜结果不尽如人意,在张治中准备返回南京时,周总理同志出于对张治中安全层面的考量,多次为其做思想工作,最终将其留在了北京。
不久之后,张治中就受到了毛主席的“特邀”,参与第一届全国政协集体会议。
在“国名”上直言敢谏的张治中,紧接着又开始对“国旗”的图案提出了宝贵意见。
当时关于国旗的图案,在全国上下一共征集了几千幅方案。
最终拿出来协商的方案有:外表是红色长方形,左上角有一颗黄色的五角星,五角星下有一条笔直的黄色长条,将国旗分成不对等的两边;
图9
还有一副红白相间的底色,左右上方各一颗红黄色五角星;
还有一副是基于现在国旗的基础上,在最大的那颗黄色五角星上添上一把镰刀和锤子的标志。
事实上远不止这些作品入选,还有许多偏向苏联风格的设计作品入选,只不过都被大部分代表一一否决。
参与否决的就有爱国将领张治中,他与大多数人的意见一致,都认为把国旗分为几个板块或者几种颜色,特别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旗帜,关于这一类的设计当第一时间排除。
但此时毛主席的心中似乎已经有了更好的选择,而得知此事的张治中,顿时又紧张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难安。
图10
“你不是说过要将革命进行到底吗?在国旗上画一道杠,有将国家一分为二的嫌疑”。
“用一条棒子代表黄河也不科学呀,老百姓还会联想到孙悟空的金箍棒呢”!
在中南海宴会厅上,张治中急匆匆地找到毛主席,一股脑地将预备国旗方案体现的所有弊端说了个遍。
原来毛主席心仪的是一星一杠的旗帜,因为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歌颂黄河,又称自己为黄河儿女,用一条黄色的杠子代表母亲河最好不过,可听过张治中这么一分析,将杠子用在国旗上似乎确有些不合时宜。
毛主席沉思了一会后,反复盯着一星一杠的旗帜观看,越看越觉得不太合适,可又不知该作何回应。
恰好此时,曾连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图案映入眼帘,令毛主席和张治中都觉得耳目一新。
图11
但唯有一点不足,就是主星上的镰刀和斧子图案显得有些“画蛇添足”了,但从整幅作品的构图和简洁程度上看,都极其符合大众审美,就连其寓意民族大团结也十分顺应民心。
于是毛主席选定了这幅“五星红旗”,随后又令筹备人员去掉了主星上的图案,如此才成就了今天这般鲜艳的“五星红旗”。
想来若不是张治中为人诚恳,设身处地为党和国家着想,毛主席也不一定会重视他的意见不是吗?
基于谏言国名与国旗这两件事不难看出,张治中是个有大局观的人,而毛主席愿意倾听张治中的意见,又有一种“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图12
国家终成立,英雄总相成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在万人瞩目之下,见证了五星红旗的升起,与此同时还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那一刻中国人终于有了崭新的旗帜和响当当的名号,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民群众和诸多民主代表们的支持。
1954年,党中央召开“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原本毛主席准备作为旁听者听取广大代表意见,后来在张治中的反复建议下,毛主席还是做了一次阐明党的领导和国家未来发展目标的讲话,并一度在会议上引起剧烈反响。
图13
许多时候毛主席只喜欢听不喜欢讲,喜欢听别人谏言而后思考问题作出结论,但张治中总是希望毛主席能在主要场合对诸多代表给予一些有利的鼓舞和鞭策。
除了直言敢谏之外,张治中在处理基层事宜上也有着许多精准和独到的见解。
譬如,在人大代表们开展工作之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张治中向毛主席谏言,让人大常委会委员们每年前往全国各地游走考察,根据不同地方的情况,汲取当地存在的问题最后拟定解决方案,而后这一建议受到毛主席的大力支持并沿用至今。
毛主席说张治中:“这个人专做好事,做了许多好事”!
是的,从抗战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张治中给予的帮助和意见,都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实质性地改变,这种纯粹的大局主义者,对新中国来说是一名福将。
图14
反过来说,毛主席乐于倾听张治中的意见,也体现了对张治中政治才能的认可,或者说是“英雄惜英雄”。
1958年,张治中将自己的《60岁总结》送给毛主席观看,毛主席看后认真给予了回复和评论。
就其前半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来说,毛主席直言不讳地说与之有距离,但在关于剖析自己内心成长方面,毛主席又很开心多了解了张治中一面。
可见毛主席十分在意“贤者”的眼光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的评价。
毕竟张治中经历过大革命,又在国民政府从军30多年,他不仅是蒋委员的得力干将,还在国共之间的许多次谈判下,都以一己之力促成了不少关键性的和谈。
图15
因此,毛主席对张治中的情感里又多了一些昔日的情谊和作为朋友之间的进一步期许,在北戴河会议期间,毛主席在百忙之中留住即将返京的张治中,并邀请他一起南巡视察,这又何尝不是毛主席渴望与友人共享世间万事的一种体现呢?
如今的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之巅,鲜艳的五星红旗也成为海内外华人安心游历于世界的安全保障,中国的百年使命已经完成,下一个百年,我们还将奔赴更加辽阔的星辰大海。
参考资料:中国台湾网之《毛泽东与国民党要人交往秘录》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之《新中国名称是如何产生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