邾国遗民的迁徙:
纪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曹侠于邾。从此,曹姓的主支就从山东定陶古曹国一带迁徙至山东邹县,在这里开疆拓土,建立了历史上的邾国及其分支小邾国。这支曹国遗民继承了东夷邾氏族的蜘蛛图腾,以国号为姓,自称为邾氏。
早期的邾国,因国小势微,对当时历史的影响无足轻重,故而先秦经典对其记载语焉不详。好在在现已散佚的先秦典籍《世本》中,曾详细记载过早期邾国的世系。明万历时人颜新吾在其《陋巷志》中,也有同样的记载。根据这些有关邾国的一些断简残篇、野史家谱,我们还可较清楚地勾勒出早期邾国的传袭世系。
公元前471年邾隐公被越人俘虏,隐公之子、桓公革之弟邾何被越国立为邾国君主之时,历史已进入战国时代。
邾君何继位后,同样昏庸无道,邾国迅速没落。邾国较清晰可考的连续世系,至此终结,战国时的邾国,已经是名存实亡,甚至连国名也有变化,而改称邹国了。这个时期,邾国在各诸侯国的关系中,已远没了春秋时期的地位和作用,甚至极少有机会参与当时的重大政治、军事活动。也正因为如此,邾与邻国的国界已不甚分明,人们的国境观念已被淡化。许多别国的文化贵族们纷纷迁徙到礼乐之邦鲁国较近的邾国居住。与此同时,鲁国的先进礼乐文化也扩展、传播至邾,使邾国地区的文化有较大的发展,甚至能与鲁国相提并论,形成了"邹鲁文化"或"邹鲁遗风"。
国破家亡之后,邾人被迫离开世世代代生死于斯的故国家园,开始从邾国向四方逃散。
楚灭邾后,将亡国邾君及部分被俘王室成员强迫迁离邾国,迁徙到楚国内地的邾城(今湖北省黄冈县西北黄州乡禹王城)居住。邾城即因邾国遗民于此而得名,汉代还于此设置了邾县。
邾亡后,大批邾国王族成员和普通邾人,则主要向北或西北逃亡,因为北面的齐、鲁和西北中原诸国,在当时都是楚国的公开或潜在的敌人。其中,特别是邾国北邻鲁及齐国,更成为邾国遗民的主要避逃、分布之地。
邾国遗民的四处逃散,同时便把曹姓邾人的血缘种子撒向四方大地。亡国的阵痛孕育出许多新的生命。这些新生后的邾人子孙,具有强盛的生命力,他们迅速地在四方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繁衍、裂变进而茂盛兴昌。他们中的一部分仍然以国名"邾"为氏,另一部分则以另一国名"邹"为氏,还有一部分以国名邾娄中的后一字"娄"为氏。而其中有一支以邾字去掉邑旁——"朱"为氏的邾国后裔,最为兴旺发达。
春秋战国后朱氏的迁徙:
春秋以前,作为后世朱姓主体部分的曹姓朱氏尚未形成,早期的朱姓历史舞台自然都由发源于古老朱氏族的非曹姓朱氏占领。
这个时期有史可查的朱姓人物,除了上章提到的非曹姓朱氏开基始祖如朱襄氏、丹朱、朱虎外,还有朱汗漫和朱张。朱汗漫曾耗尽千金家财去学习屠龙技术,3年之后学有所成,但却无用武之地。朱张则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隐士,属于朱虎的后裔,孔子在《论语·微子》中曾把他列入古代"七大逸民"。
春秋战国之世,诸侯混战,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作为朱姓主体,刚从亡国阵痛中新生出来的朱氏族姓,因力量太过弱小,族姓太过稚嫩,根本无力在当时的中国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称雄天下,甚至也没有能够独当一面,雄霸一方。相反,这一阶段的朱姓,大都湮没于当时的历史洪流之中,以至在经典文献中很难找到他们的踪迹。而其他来源的几支非曹姓朱氏,在战国时期也衰微不振,默默无闻。
当然,朱姓整体的衰微,并不妨碍朱氏族姓中个别优秀人物的产生出现。正是根据文献中的零星记录和这少数人物留下的蛛丝马迹,我们才可以尝试粗略地勾勒这个时期朱氏发展的大体脉络和轮廓。
据我们所接触的资料,整个战国时期的朱姓,见于典籍记载仅有4人,他们是:魏人朱亥和朱仓、楚人朱英和莒人朱厉附。
朱仓是战国魏惠王(前369—前319)时代的一个谋士,曾为魏王献上一计,使齐国将魏国留在齐国作人质的太子放回魏国,事见《战国策·魏策二》。朱厉附是战国莒穆公之臣,虽然不为莒穆公重用,但却以德报怨,为君殉死,事见《万姓统谱》。朱英则是战国末年楚国观津(今山东观城县)人,楚相春申君的门客和知己朋友。曾以"无妄"之论劝春申君杀李园以绝后患。春申君不听,朱英恐祸及其身,遂逃隐山林,不知所在。事见《战国策·楚策四》与《史记·春申君列传》。
在战国朱姓中,最著名的人物当推魏国人朱亥。朱亥本是开封市的一个屠夫,但很有勇力,被魏公子信陵君(魏无忌)聘闲为勇士。公元前257年,他与信陵君策划窃符救赵。在与魏将军晋鄙合符时,朱亥用袖中所藏40斤重的大铁锥将晋鄙打死,夺权代将,遂解邯郸之围。事见《史记·信陵君列传》。
此外,还有一些见载于朱姓族谱上的战国朱氏人物,如敦睦堂谱中的楚上官大夫朱胜、丞相府参军朱章,念兹堂《黄金园朱氏六修支谱·明万历甲午初修序》中韩魏上将军朱隆,吴郡朱氏始祖朱洪基等等。
战国之世,(曹姓)朱氏主要有四大支:一支留居沛国相县,并出仕附近的鲁、莒、齐国,如沛国始祖朱柁、莒穆公臣朱厉附等即是;一支居吴国也即今江苏苏州一带,形成吴郡朱氏的前身;另一支则是居于魏国的那一支,以朱仓、朱亥为代表;再有一支则是楚国的那支朱氏,以朱英为代表。朱姓最初发源于今河南东部淮阳古朱襄氏故地和山东西南部邹县一带,此后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在全国各地转辗迁徙,到隋唐时期形成所谓朱氏十一大派,即山东、吴郡、庐陵、鄱阳、建阳、曲江、南阳、冀州、汴梁、扬州、濮阳等朱氏十三望。时至今日,随着族姓的日益壮大,朱氏族人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发展更加迅速。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朱姓现已成为一个拥有人口数千万,在全国100大姓中排名第14位的大姓;朱姓族人已广泛分布于中国30多个省市,其中最集中的为江苏、云南等省。此外,随着国门的打开,朱姓还走向海外,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其次是美洲和欧洲。
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姓氏之一,朱姓族群在历史上的迁徙,基本上与整个中华民族的迁徙、移民历史同步。可以说,朱姓的迁徙轨迹,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中华民族的移民轨迹。
中华历史上的移民,总体上呈由北向南迁徙的态势,朱姓在历史上的迁徙轨迹,总体上也是由北向南迁徙。
朱姓最原始的发源地有两个:一是在今河南淮阳,这是远古时候的朱氏族在所地;一是在今山东邹县一带,这是曹姓朱氏的前身,古老的邾氏族的所在地。
朱姓的迁徙早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开始。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表明,早在三皇五帝时代,就有一支崇拜赤心木的朱氏族由中原迁徙到江南甚至远至西南地区。雁过留声,人过留名n这支南迁的朱氏族人,把他们在北方居住地的地名——朱,也带到了南方。于是,古人把我国南方称为"朱方",把西南的天空叫做"朱天",还把南方生长的一种赤色树木叫做"朱木"。这些都是朱姓氏族南迁的历史痕迹。
当年朱姓的一位肇姓始祖——尧帝的儿子丹朱被舜帝打败,他的一部分子孙为了逃避舜帝的迫害打击,就曾向南方迁徙,一直到达今湖南宁远九嶷山一带的"苍梧之野"。这支南迁的朱姓把他们始祖丹朱的陵墓也带到了苍梧,因此《山海经·海内南经》有丹朱葬于苍梧的记载。今天,中国西南地区多朱姓,很可能就与此有关。
春秋战国时期是朱姓第一次大迁徙的时期。
据文献记载,曹姓朱氏在邾子国灭亡之后,开始大规模向外迁移:邾国君主和一部分被俘的邾国王室成员被强迫离开世代居住的邾国故地,迁徙到当时的楚国内地邾城,也就是今湖北省黄冈县一带。邾城即因邾国遗民而得名,汉代还于此设置了邾县。大批邾国王族成员和普通邾人,则在国破家亡之后主要向北或西北逃亡,因为北面的齐、鲁和西北中原诸国,在当时都是楚国的公开或潜在的敌人。其中,特别是邾国北邻鲁及齐国,更成为邾国遗民的主要避逃、分布之地。氏书记载,小邾国的后裔朱氏则有一部分南逃到阊门,成为后世吴郡朱氏的祖先。邾国遗民的四处逃散,便把曹姓朱氏的血缘种子,撒向四方大地。他们迅速地在四方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繁衍、裂变进而茂盛兴昌。
与此同时,许多非曹姓朱氏也因为避难、征战和其他原因在中原各国间迁徙。如丹朱后裔朱氏有一支迁到沛国相县,构成沛国朱氏的一个组成部分;宋国后裔子姓朱氏的一支,自宋国迁江苏砀山,然后再迁河南宛县。
战国时期,朱姓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的山东、江苏、洞南、安徽、湖北一带。其中,安徽江苏交界的沛国朱氏和吴郡朱氏,都在这个时候开始形成。
两汉时期,朱姓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迁徙。这个时期朱姓的迁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太平时期因做官、经商、求学、避难、婚姻等原因而产生的各种正常的小规模移民;一种是由国家政策实行的强制性小规模移民,但都不是大规模的。
小规模的正常移民,使得朱姓在汉代的分布更加广泛。据记载,当时在今河南、山东、安徽、江苏、陕西、湖北、江西、浙江、四川等中国主要省份,就都有朱姓族人分布。但这个时期朱姓相对集中并形成地方望族的有沛国朱氏、吴郡朱氏、平陵朱氏、南阳朱氏、都昌朱氏等数支。
汉代朱姓移民中值得一提的是因国家政策性移民而形成的山东朱氏向陕西地区的迁徙。当年西汉历代皇帝为了护卫五陵地区的汉朝皇帝陵园,实行从全国各地向陕西皇陵地区的强制性移民。被移民的多是全国各地的大族豪强。当时参加这一移民的朱姓,最著名的有两支:一支徙居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形成杜陵朱氏,后裔有汉哀帝(前6—前1)时丞相朱博;另一支则居守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后来发展成著名的平陵朱氏,出了一位优秀人物朱云。
三国时期,中原地区的朱姓有一部分向东南吴国地区迁徙,另有一部分则向西南蜀国地区迁徙。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大动乱和大迁徙的时期,也是朱姓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迁徙的时期。这个时期,朱姓的迁徙仍呈自华北向东南迁徙的态势。因五胡乱华,中原战乱不停,一方面是中原地区的汉族朱姓在"永嘉之乱"后大规模向东南地区移民;而原来居住于江南的朱姓,则由江苏原居地继续向周围地区发展。另一方面是原居在中国北方地区的胡人少数民族渴浊浑氏开始进入中原地区,改姓朱氏,加入中华朱姓的队伍。
这个时期,汉族朱姓在全国的分布比两汉时期更加厂)4泛,但又相对集中于东南部的江浙地区,形成了朱姓居江南大姓之首的局面;其次是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万—而少数民族朱姓,则相对集中在河南的南阳、洛阳等地。
隋唐是中国的太平盛世,这个时期朱姓的迁徙有新的变化,即由原来的自华北向东南迁徙转变成多方位的移民。这个时期,朱姓的移民也大都是正常的小规模移民。这使得朱姓在全国的分布更加广泛。这个时期值得注意的是朱姓自华北向东南的迁徙速度在放慢,因而在北方中原地区,出现了几支较大的朱姓族群:一支是割据北京数十年之久的昌平朱氏,一支是永城谯郡朱氏,一支是后梁皇族朱温家族。
五代宋元时期是朱姓历史上又一个迁徙较频繁的时期。这个时期朱姓的迁徙又恢复了华北向东南的纵向迁徙态势。由于五代中原战乱和宋代金兵入侵,使得中原地区的朱姓再一次大规模地向南方移民,仍主要集中在东南江浙地区,其次是广大江南地区。而原居江浙一带的朱姓,又向闽粤、岭南一带迁徙。这个时期较重要的朱姓移民有朱熹家族由安徽歙县黄墩、经江西婺源向福建建阳一带的移民。
明清时代是朱姓移民史上的又一次高潮。这个时期朱姓的迁徙更加频繁,更加复杂,迁徙的方向也由原来的自北向南纵向迁移,改为自中国内地向四周辐射和各地交叉式的迁移。
这个时期,一个最值得重视的现象就是明代凤阳朱氏由凤阳经南京、北京向全国各地的大迁徙。明朝建立以后,大封皇族凤阳朱氏子弟到全国各地为王,这支享有各种特权的朱氏皇族因此得到迅速发展,到明末已发展到数十万人口,遍布全国各地。
明朝政府实行"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大批朱姓成员也参加了这一移民运动,因而形成了朱姓历史上的一次自东向西的横向移民。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大批江浙地区和江西地区的朱姓迁到湖南、湖北、广东地区,而许多原居湖南、湖北、广东地区的朱姓又向四川地区迁移。这一移民运动一直持续到清代。
与此同时,朱姓的迁徙还有这样几种大的趋势:一是一部分山西朱姓在明代初年奉政府之命从山西大槐树下出发,移民到山东地区;一是一部分江苏、江西和内地朱姓奉命自内地随军人居西南的云贵地区。
明朝灭亡后,作为国姓的朱氏为了逃避迫害,再一次大规模地迁徙。这一次的迁徙也是向四方辐射,但与明初向各大小城市的迁移不同,朱姓这次的迁徙是由城市向偏僻山区、由内地到边远地区、由大陆向海外地区迁徙。
自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开始,整个朱氏族姓都随着凤阳朱氏的衰落而进入了一个萧条和滞缓的时代。可以说,有清一代,是朱姓历史发展中的低潮阶段。当此之时,朱姓过去的辉煌一去不复再现,既没形成汉晋军武巨族,也没有出现过朱熹式的伟大文化名人更没有产生像明代帝王那样的至尊家族。这时的朱姓,基本上处于一种压抑的衰微不振状态。然而,就是在这种高压环境下,仍有许多优秀的朱姓子孙,他们不求在政治、军事上发展,却将全部的智慧和精力投身于学问和文化的研究与创作之中,并作出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当年满清王朝在对汉族实行高压政策的同时,又掀起一股埋头故纸考证的朴学之风,以转移士人们的视线,消磨人们的斗志。而这一政策的始作俑者,恰恰就是一位朱姓家族成员——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朱筠。据姚名达《朱筠年谱》记载,顺天大兴朱氏迁自浙江萧山,而萧山朱氏兴起于南宋初。他们的开基祖原是中州(今河南)人,宋朝南渡时因战乱从中州南迁至浙江萧山,定居于萧山七都朱村桥。而大兴朱氏这一支有名字可稽的最早始祖名叫朱福三,约为南宋后期人,他又从萧山七都朱村桥迁徙至萧山越寨。
朱福三生子朱进八,朱进八传朱宁二,朱宁二传子朱德三。朱,德三约当明朝洪武至永乐时候,又自萧山越寨定居于萧山黄阁河,形成萧山黄阁河朱氏。
朱德三之后,萧山朱氏朱筠这一支的直系传递世系依次是:朱公六、朱常二、朱登大、朱丙十一。
谱称,萧山朱氏自始祖朱福三到第八代朱丙十一,世代都是:耕地种田的普通农民,他们因文化素质不高,所以后人仅记得他{们的排行,而不记得名字。直到第九代以后,这一情况才有所改变。朱丙十一生子朱长十六,名应龙,字近山,生于明嘉靖年间,、卒于万历年间。朱应龙生子朱曾七,名道聪,字怀山。朱道聪的』小子排行叫朱英三十二,名尚纯,字日章,明朝末年当过漕河游击的小官职。朱尚纲生子朱雄二十四,名必名,字显之,即是著名学者朱筠的曾祖父、大兴朱氏的始迁祖。
朱必名大概像其名字一样是一个颇有抱负大志的人。他在清朝初年远离萧山家乡,北游京师,谋求新的发展。据称他到北京后"结交贤豪","数次拥有千金,后来又散之",到自己死时,竟无钱棺敛,就葬在北京。这样,他的这一支萧山朱氏便从此在顺天大兴定居下来。
朱必名娶妻白氏,生子登俊。朱登俊年轻丧父,却颇能发奋图强,终于在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当上了湖北长阳知县,从此开大兴朱氏筮仕官宦的先河。萧山迁大兴的这支朱氏,从此兴盛起来。
朱登俊后来又做过四川珙县知县,最后官至中书舍人,直至去世。他元配何氏,生子文炯;继配冯氏,生子文炳。朱文炳(公元1696—1764年),字豹采,即朱筠的生父。朱文炳因父亲的关系,自小便走读书做官的路,是顺天府学生、国子监贡生。然而这位年轻人满怀一身才学和大志,到三十多岁却连个举人也没考上。后来试八旗教习期满,才做了个陕西咸宁知县,不久又改为(幸攵皿)知县,但数年后又因为公正刚直丢了官,回到了顺天大兴家里。朱文炳娶举人徐某之女,共生四子六女,四子是:堂、垣、筠、碴。朱文炳先生因为自己在科举和仕途上都不得志,罢职回家后,便将全部希望都投到了儿子们身上,亲自对他们进行教导和培养。功夫不负苦心人,朱文炳的四个儿子,后来终于个个都中了举人,步人了仕途。其中,长子朱堂,字冠山,官任陕西大荔县县丞;次子朱垣,字维丰,又字仲君,号冬泉居士,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进士,官至山东济阳长清知县;四子朱(王奎),字石君,号南崖,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进士,官任山西巡抚、抚仁阁大学士,卒谥文正。而四人当中,最著名的又首推朱筠。
朱筠(1729—1781年),字竹君,一字美叔,号笥河,学者称为笥河先生。他是进士出身,历任侍读学士、顺天乡试同考官、安徽学政。是他,首先上书向清廷建议,从《永乐大典》中搜辑古佚之书、纂修《四库全书》。后来,他的建议被采纳,他也充任《四库全书》纂修官,并与修《日下旧闻考》。他还鼓励、培养一大批当时的士大夫进行辑佚和考据工作。在他的首倡和率领下,随着《四库全书》编纂工作的开展,便形成中国文化史上的乾嘉朴学考据之风。而乾、嘉以来著名的朴学家洪亮吉、孙星衍、江藩等都是他的弟子。所以,尽管朱筠本人著述不多,但却被史学家们公推为"乾嘉朴学的开国元勋"、"乾嘉朴学家的领袖"。
朱筠生二子:长子朱锡卣,官任福建盐场大使;次子朱锡庚,官任山西候补直隶州知州。
朱筠、朱蝰兄弟的杰出成就,使萧山朱氏顺天大兴分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宗族一跃而为举世闻名的望族。
据朱骏声《朱氏支谱序》记载,江苏元和(今苏州府)朱氏望出吴郡,源出昆山,是当地有名的世家大族。该族可知的最早祖先为唐末人朱兹。朱兹生四子,其中次子叫朱琼,三子叫朱承厚。朱承厚的曾孙叫朱昱,朱昱的后裔迁居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到宋代产生了朱贯。朱贯,字贯道,官至兵部郎中,与当时丞相杜祁等相交,号称"睢阳五老",为当时的大名士。朱贯的第五代孙朱子荣,南宋初年官直秘阁。史称当朱子荣年轻时,正值金兵入侵,宋室南渡,中原离乱。他为避兵乱,遂南逃东吴,居常熟。朱子荣生子朱大有,又从常熟迁居吴城(今苏州市)。朱大有传到第三世,便是元代大学者朱德润,又从苏州迁到昆山(今江苏昆山县)。朱德润(公元1294—1365年),字泽民,善书札和山水画。元英宗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出任征东儒学提举,倍受皇帝宠信。后又曾任浙江省照磨,参议国事。他是当时有名的学者、画家。所著有《存复斋文集》、《古玉图》等传世,传见《新元史》卷237。
昆山朱氏自朱德润之后,一直长盛不衰。朱德润之子朱吉(公元1342—1422年),字季宁,明洪武初官任户科给事中,后升中书舍人、湖广佥事,为一时著名书法家和学者。朱吉生三子:定安、章安、永安,都"善笔札,皆清修笃学,不坠其家声"。其中,朱定安,字士隆,工古篆。朱永安,字士常,博学工诗,善于真草书法,著有《尚志斋稿》。兄弟三人均在《昆山人物志》上有传。朱永安生子朱夏,字南,号勉斋,隐居乡里,教授为业。朱夏娶郑氏,生四子:器、文、质、彬。其中,以次子朱文一支最盛。朱文(公元1444—1511年),字天昭,一字天章,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湖广按察副使。朱文娶工部侍郎王永和,孙女为妻,生有六子:希周、希召、希韩、希富、希吕、希冯。
昆山朱氏传到朱希周时,又自昆山回迁至苏州吴趋里,是为回迁苏外I朱氏始祖。朱希周(公元1463—1546年),字懋忠,号玉峰,明朝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进士第一名,累官至礼部右侍郎、南京吏部尚书,去世后赠太子少保,谥恭靖。朱希周的高中状元和杰出成就,为苏州朱氏开了一个极好的先兆。
特别应该重视的是,明清时期以凤阳朱氏为代表的朱姓族人,已经开始由中国大陆向台湾及海外第一次大规模地迁徙。如明初建文帝向海外的逃亡,明末朱姓族人向台湾、日本、朝鲜、南洋地区的大规模移民。
近代以来,朱姓的迁徙更加频繁复杂,迁徙的路线、方向更加繁多,其中最值得重视的迁徙,一是全国各地广大朱姓向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集中;二是随着******政权的退守台湾而产生的大陆朱姓再一次大规模迁入台湾;三是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而出现的大批中国朱姓向欧美及世界各国的开拓性迁移。
朱姓的分布情况
经过数千年的繁衍壮大和转辗迁徙,到今天,朱姓已发展成一个拥有近两千万人口的中华民族主体姓氏,是中国大陆地区人口数居第14位的大姓。不但在中国大陆地区,在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与中国相邻的朝鲜、越南和新加坡等地区,朱姓也成为当地的主要姓氏之一。
据资料统计,在中国大陆地区,朱姓人口比例最高的是江苏省,朱姓是该省第一大姓;其次是云南省,朱姓在该省为第四位的大姓。
另据一些研究人员对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抽样调查统计结果,朱姓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21%,在全国100大姓中排第16位。其中,在北京市,朱姓占全市总人口的0.934%,是全市排在第17位的大姓;在辽宁省,朱姓占全省总人口的0.607%,排在第30位;在上海市,朱姓占全市总人口的3.451%,排在第5位;在福建省,朱姓占全省总人口的0.594%,排在第26位;在广东省,朱姓占全省总人口的0.526%,排在第38位;在四川省,朱姓占全省总人口的1.478%,排在第17位;在陕西省,朱姓占全省总人口的0.870%,排在第22位。
又据1990年的资料统计,朱姓在全国100大姓中排在第14位。而1994年上海再次人口的统计资料结果,上海朱姓人口达43.27万人,占上海人口总数的3.3%,是上海第五大姓。
这一系列的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大陆地区,朱姓在华东地区最为集中,是江浙沪地区数一数二的大姓;其次是西南地区,朱姓居前5大姓之列;在华北、华南地区,朱姓人口相对较少,但也在前40大姓之列。
徙居台湾
朱姓是历史上中国大陆通台湾的先行者。早在公元607年,隋羽骑尉朱宽便奉隋炀帝之命与何蛮一同来到台湾了解情况,第二年又奉命再往台湾。这是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大陆官员涉足台湾。
朱姓大量入台,是在明朝末年,当年朱氏大明王朝灭亡,以宁靖王朱术桂为首的大批朱氏皇族成员随郑成功父子渡海来到台湾。这批明室皇族后裔在台湾生活、居住了几十年,虽然到公元1682年康熙攻陷台湾时,他们中部分被强迫迁回内地,但理应有一部分仍留在那里。
另据《中华文化百科全书·氏族》记载,康熙二十二年(1683),有诏安人朱某人垦台湾大目抬堡麻产庄;乾隆五年(1740),大陆人朱某与温姓助垦首郑大谋,垦竹北二堡宵里祖;乾隆五十二年,有泉州人朱馄侯与人合作开垦台北海山堡、北抽坑子庄等处;乾隆间人台拓荒的还有福建人朱英水等垦竹南一堡公馆庄;又有朱、温二姓组织开拓机构名叫"诸协和",在桃园地区从事垦拓;嘉庆十二年(1807)有朱芦观与庄民重修台湾凤山寺;咸丰三年(1853),泉州人朱某移居台湾,初居今基隆市,后徙居彭佳屿。福建长泰人朱一贵,移居台湾后,托称为明室后裔,于1721年率众起义,轰动一时。
民国晚期,随着******政权退守台湾,又有大批朱氏族人随之迁台,形成朱氏人台的第二个高潮。到今天,朱姓已发展为台湾的第32位大姓。朱姓在今日台湾,只是中等大姓,而且族姓的发达也远比陈、李、吴、黄等姓要差。这应是清代朝廷压抑台湾朱姓所遗留下的不良后果。
台湾朱姓,现在也建有自己的宗族组织——台北市朱氏宗亲会,由朱士刚先生任理事长,会址设在台北市罗斯福路三段二六九巷七十二号。
在中国台湾地区,朱姓是第32大姓,族人主要集中分布在台湾的新竹、台南、基隆等地。
移居海外
南洋与东南亚朱姓
朱姓也是中国通南洋的先行者。《梁书·诸夷传》载,早在三国时,吴国孙权便曾派遣宣化从事朱应与中郎将康泰通南海诸国,这是见于记载最早涉足南洋的朱姓,也是见于记载最早通南洋的中国官员。
明朝初期,燕王政变,****建文帝后,据说建文帝朱允(火文)就逃到了南洋。为了侦查建文帝的情况,明成祖还派太监郑和多次率领海军前往南洋巡查。
明末清初,为逃避清廷迫害,大批明室后裔逃往南洋,如鲁王朱以海、著名思想家朱舜水都曾到南洋一带抗清。近代以来,以闽粤沿海地区为主的朱氏族人又纷纷到南洋一带去拓殖和谋生,时至今日,朱姓已成为南洋华侨、华人中的重要一支,在印尼、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华人社会中都有一定势力,并产生了印尼报人朱茂山、新加坡著名音乐家朱晖、马来亚华人公会秘书长民主联合党领导人朱运兴等一批杰出的华人领袖。
南洋朱氏大都在当地建立了各种朱姓的宗亲联谊组织,如新加坡朱氏公会、菲律宾朱倪宗亲会、新加坡琼崖朱氏社等。
菲律宾朱倪宗亲会是菲律宾华人朱姓和倪姓联合组成的血缘社团。1980年2月3日创立于马尼拉。宗旨是:坚持中庸之道,联络宗谊,使散居各地宗亲时常聚会,守望相助,缓急共济;使年轻一代宗人,有宗族观念,不忘祖先和中华文化发源地,发扬中华文化传统。首届理事长朱其喇。
新加坡琼崖朱氏社是新加坡华人血缘社团。1926年成立,是新加坡琼崖各宗亲组织中历史悠久的团体之一。宗旨:联络感情,促进团结,举办公益,共谋福利。规定:凡属琼崖朱氏血统的华人,不论是居住在新加坡还是马来西亚,均可加入该会为社员。80年代初期有会员200多人。
新加坡朱氏公会是新加坡华人血缘社团。1947年成立。宗旨:奉祀祖先,联络感情,促进团结,共谋福利。1968年在武林山之麓重新建立先祖纪念碑。每年清明节举行春祭。1969年设立互助部,以照顾会员福利。第32届(1983年)主席为朱:儒荣。
朱姓越出国境南迁到东南亚的历史已很长远,因为像越南等国在独立前原本就是中国封建帝国的统属地。大量朱氏进入东南亚,则也是在明末清初,当年南明政权反清失败,永田皇帝率一批朱氏皇室成员逃亡缅甸,后来大部分或被缅甸人杀害或遣送回国,但应该仍有遗漏逃匿后而流落在缅甸的。在今日缅甸、泰国、越南等国,都有朱姓华人,但人数不算很多,势力也较弱小。而在越南本族中,由古老越族中的朱姓形成的今日越南朱氏,则非常昌盛。朱姓是今天越南常见大姓之一,并产生了越南人民军创始人、国防部长朱文亚上将和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会副主席朱辉珉大将等一批杰出的人物。
朝鲜和日本
朝鲜与中国一衣带水,历史上朱姓因做官、征讨、谋生等原因大批迁至朝鲜。这些早期朱姓移民,构成今日朝鲜民族中的朱姓。特别是明清时期,朱姓迁朝者形成高潮,在今日朝鲜华人中,朱姓是人口较多的大姓。据1967年统计,朱姓为今日朝鲜143大姓氏之一。据朱子后裔联谊会的统计,现在朝鲜朱姓属紫阳一派的,南韩有14万、北朝鲜有6万,共达20多刀人,可见在朝朱氏华人之盛。
朱姓移民日本主要也是明末清初。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浙江余姚人朱舜水。朱舜水是明末清初一位极有民族气节的思想家。关于他的家族,一说是紫阳朱熹的后裔,但更多的人认为他是明朝皇族的同宗旁支。他的远祖是朱元璋的族兄,因不想做官,便隐姓埋名,改姓诸氏,后子孙才恢复本姓朱氏。朱氏自朱舜水曾祖朱诏以来,历代显宦,为世家大族。朱舜水生当明末乱世,明亡后,以一介书生奔走于日本、安南、南洋等地乞师筹饷,策划国内反清复明运动。事败后,于1659年逃亡日本,先居长崎,后移居江户,至1682年寿终于江户,并葬在那里。朱舜水移居日本22年,长期从事讲学,传播经世致用的思想,对当时的日本有巨大的影响。日本许多著名学者、思想家,都是他的门人。后来他的门人弟子形成日本文化史上的水户学派。他的思想和事迹在日本广为人知,至今受到日本人民的敬仰。民国元年(1912)日本还隆重地举行了"朱舜水来日250周年纪念大会",并邀朱舜水在中国的第十一世孙朱辅基到东京致祭。
美国朱氏
朱姓移居美洲时间虽然较晚,约从近代开始,但人数比较多,而且分布极广。据统计,在美国华人中,朱姓排在第3位。据朱子后裔联谊会的统计,在今日美国的30多个州,都居住分布有朱姓华人。美洲的朱姓,又建立有本族的宗族社团组织。如1920年,美国朱氏华人成立朱思德堂,购置楼宇。1927年,朱姓华人又成立朱沛国堂,在二藩市设置总堂。此外又在屋仑、洛杉矶、新奥尔良、休斯顿、新墨西哥、纽约、波士顿、吐简等地设立分堂,定期组织美国朱氏祭祖。1992年,美国朱氏宗亲会还组织回大陆寻根、祭祀朱子等活动。美国的朱姓华侨、华人不仅人数多,而且还是海外朱姓中最优秀最兴盛的部分。这里产生了美国应用数学委员会主席朱家琨、被评为1990年美国最杰出人士的物理学家朱经武、加利福尼亚华商总会会长兼中国联谊会会长朱艺峰、《北美日报》社社长朱光复、北加州工程师朱再兮等大批杰出的人物。
非洲朱氏
在毛里求斯的60多个华人姓氏中,朱姓虽只算是中等姓,但却是较杰出的。这支朱氏曾孕育出著名华侨领袖、华人议员、地区管理部长朱梅麟。在尼日利亚有第一位华人酋长、企业家朱南扬。
在国外,朱姓较集中的国家有朝鲜、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如在朝鲜,朱姓是主要姓氏之一,据《人民日报》1992年6月10日的报道,朱姓在北朝鲜有6万人,在南朝鲜有14万人,共计达20万人之多。在越南,朱姓也是常见姓氏。在美国,据当地朱姓联谊会的资料统计,朱姓是美国华人中的第3大姓,而且已广泛分布到美国的30多个州。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