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济南地铁为公交拥堵“解围”?
济南到底需不需要建地铁?
4月17日,为了体察这种现实,记者沿济南首条地铁线规划的大致方向,从济南西站换乘4趟公交车赶往高新区,中间数次遭遇堵车,前后耗去两个多小时。
而交通专家表示,济南首条地铁线如果按规划建成,从西客站到高新区不到1小时,速度是换乘公交车的2倍以上。
济南需要建地铁,这一期盼不只源自老百姓的感性体验,更有官方的权威数据佐证。来自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数据显示,目前整个济南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也已经近132万辆,但现在仍以每天400至600辆的速度增加,如果不尽快通过建设轨道交通来发展立体交通,真的难以想象未来的济南会堵成什么样子。
西客站到高新区 记者体验公交之堵
两个多小时换乘4趟公交车,其中一次换乘光等车就16分钟
交通专家:如果建成地铁,从济南西站到高新区不到1小时
相关部门透露,规划中的济南首条地铁线为东西方向:西起济南西站,途经经一路、大明湖路,东至高新开发区。交通专家预测,如果这条地铁线建成,从西客站到高新区不到1小时。
但是,目前这项规划还在审批阶段。没有地铁,如果换乘公交,从西客站到高新区要多长时间?
4月17日早晨,上班高峰时段,本报记者沿济南首条地铁线规划的大致方向,从西客站换乘4趟公交赶往高新区,整个过程耗时2小时4分钟,比济南首条地铁线的预期速度慢1倍多。其中一次换乘,光等公交车就等了16分钟。
时间:7:06—7:15地点:西客站周边公交车:K156路
济南公交拥堵记者体验:公交车不是主流交通工具
17日7:00,西客站周边一派清净,除了三三两两的环卫工人,马路上鲜有行人。西客站西广场的公交站牌前,五六个乘客在等待K156路和K157路公交车。
7:06,记者坐上K156路公交车,车上除了记者,还有两名女乘客,其中一名是山东师范大学的学生小丁。小丁一大早打车过来为同学送行,往回走的时候就舍不得打车了。“我先坐到火车站,然后换乘18路回学校。”她对记者说。
7:11,公交车驶入第二站“齐鲁大道南口”,两站之间相隔5分钟车程。7:12,公交车右转拐入经十路,开往中心城区。
在这个过程中,记者注意到,路上行人以学生和送孩子去上学的家长为主。他们之中很少有乘公交车的,大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太麻烦,要绕路到公交站牌去,还要等,有这个空就已经能步行很远了。”其中一名学生对记者说。
记者发现,公交车并非西客站周边的主流交通工具。大多数乘客选择乘出租车往返,“坐公交车太慢,转车也很麻烦。”一位乘客说。
公交车慢,出租车贵,两难之间,有些乘客就选择乘坐黑出租。7:50,在济南火车站附近,记者发现了一名正在揽客的黑出租司机。“去西客站吗?坐我的车吧,凑够4个人就走,每人10块。”
时间:7:20—7:50地点:中心城区公交车:K156路
济南公交拥堵记者体验:半小时被堵住7次
离中心城区越来越近,交通也越来越繁忙。7:20,K156路公交车驶到长途汽车西站时被堵住了,开始降速。开开停停,路上不时出现颠簸。
7:29,在经十路与营市街十字路口,公交车被堵了1分钟;7:37,在经二路与纬十二路交叉路口,公交车又被堵住;7:40,公交车被堵在西市场路段;7:42,公交车在经一纬九路段遭遇堵车;7:44,刚刚摆脱堵车2分钟,公交车又被堵在经一纬六;2分钟后,又在经一纬五遇到堵车……
7:50,K156路公交车到达济南火车站。半个小时里,这辆公交车被堵了7次。
时间:8:03—8:06地点:少年路公交车:11路
济南公交拥堵记者体验:公交车寸步难行
7:52,记者从济南火车站换乘11路公交车。7:54,公交车行至站前路时,一辆违章行驶的出租车突然冲出,驾驶员紧急刹车,车上的乘客身体晃得厉害。
刚驶出济南火车站区域,11路公交车就陷入堵车的困境。8:02,公交车被堵在济安街路口,但这并不是堵车最严重的路段。8:03,公交车行至少年路时,开始出现严重的堵车现象。特别是在济南市青少年宫大门前的路段,汽车、自行车、行人……混合客流挡在公交车前面,再加上两边道路正在施工,公交车几乎陷入寸步难行的境地。
时间:8:08—8:24地点:大明湖西南门公交车:K95路
济南公交拥堵记者体验:等了16分钟才等来公交车
8:08,在大明湖路“大明湖西南门”公交站牌,记者准备换乘K95路公交车。
但是,K95路公交车却迟迟没出现。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名乘客实在等不及,只好打车离开。“我跟一个客户约好了在中心医院那边见,再等下去就迟到了。”他对记者说。
一直等到8:24,K95路公交车才出现。记者注意到,K95路公交车始发站为建材市场,终点站为留学人员创业园,前后共31站。
K95路公交车驾驶员解释说,之所以让乘客久等,是因为路上太堵。“没办法,第一辆车发车时被堵上了,后面的车就全被堵住了。”
记者发现,这辆公交车上乘客挤得满满的,有几名老人还站在车厢前面,即使乘客想起身让座,也没有活动的空间。
好在此时上班高峰期已过,8:35,行驶到解放路时,马路上的堵车现象已大为缓解。
时间:9:10地点:高新区管委会(舜华路)公交车:123路
济南公交拥堵记者体验:乘公交用时为地铁2倍多
8:51,记者从甸柳庄换乘123路公交车赶往高新区。记者上车不久,公交车就驶出二环东路,沿工业南路行驶。从7:20行驶到长途汽车西站至此,记者已因为换乘公交在中心城区奔波了一个半小时。
在行驶到工业南路与奥体西路交叉路口、工业南路与奥体中路交叉路口时,因为红灯,记者偶尔还会遇到堵车,但交通已明显比中心城区顺畅。
9:10,公交车驶达舜华路高新区管委会。至此,从济南西站到高新区整个过程记者用时2小时4分钟,途经39个公交车站,花费公交车费6元。
交通专家透露,济南首条地铁线若按规划建成,从西客站到高新区的时间将大大缩短。
“即使把换乘的时间算上,也不会超过1小时。”照此计算,记者这次换乘公交的体验之旅,用时为乘地铁的2倍。
经四路交通近极限,不修地铁咋治堵?
随着沿线商业中心相继拔地而起,经四路也将越来越堵
专家认为,在经一路修地铁,是缓解经四路拥堵的最佳方案
经四路,这条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干道连接着济南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从泉城路的商业综合体到万达广场、人民商场、大观园,以及正拔地而起的绿地普利中心……它们以超乎想象的容量和拥堵的姿态见证着济南经济的发展,也伴随着这座城市日益拥堵……
这种拥堵正无声无息地蔓延到每一条路、每一个路口,地面的拥堵也正往高架延伸。本报记者调查发现,这条主干道交通容量已逼近极限,如何避免这种极限的恶性爆发?借鉴国外及其他省市先进治堵经验,结合济南实际情况,很多人人认为,修建地铁是有效的解决之道。
一个繁华的路口——短短十分钟,跑过去了563辆车
经四路和顺河街交叉路口,可以称得上是个繁华的路口。西边连接着人民商场、万达广场、大观园,东边连接着泉城路,趵突泉,还有正在建设的绿地普利中心……
中午12:40—12:50,并不是路口车辆运行的高峰期,马路上甚至看不到交警,然而就在这相对不繁忙的十分钟交通运行中,这个路口却经过了563辆机动车辆。
路口红绿灯每隔一分钟变一次,一次可以南北直行和转弯,一次可以东西直行和转弯,十分钟,红绿灯跳动了10次,在这十次跳动里,私家车、出租车和公交车南北行驶的有167辆,东西行驶的有182辆,由北向西拐的有131辆,由西向南拐的有83辆……这些并不包括由东往北和由南往东拐的车辆。其中,有132辆是外地车辆,从高架上下来的有76辆。“这个时间看啥,要看得早晨和下午来,有时候能堵得让你没脾气喽。”在经四路经营了两年小吃摊的商贩称,尤其是节假日和周末,一般拥堵时段会有交警和协警指挥交通。除了上下班和节假日交通高峰期,平时来来往往的这些车辆虽然不堵,但从来没消停过,天天有大量的车。
在观察的一小时内,每次红灯亮起,禁止前行的路段都至少压车十二辆以上,一直没有间断。14:00,两名协警准时来到路口开始指挥交通。他们一天中有四个时间段上班,7:00—9:00,10:00—12:00,14:00—16:00,16:30—18:30,“这四个时间段是这个路口车最多的时候,尤其是上下班时段。”
一家生意红火的看车点——车进车出不断,一天下来很少有空位
刘先生至今仍能记得2010年万达广场开业时,车辆拥堵的景象,“车辆密集得像蚂蚁,一步一步地挪着走。”那段时间,刘先生的生意好得不得了,也是从那时开始,他的生意越来越好,到目前为止,他的停车场几乎每天都没有空位。记者与他聊天的10分钟内,这里就停了7辆车。“现在不是车最多的点,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候,停车位根本不够用的,有人实在没办法,干脆将车停在马路边,任由交警贴罚单。”
刘先生想起3年前刚在人民商场经营看车处时,心里有一丝不安,他不确定看车处给他带来的是效益还是赔本。那时候,万达广场还没有建起来,但依托着顺河高架路和人民商场,生意也还不错。
没想到,万达广场的开业给刘先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意,随着车流量的增加,生意也越来越好,现在,万达东边的绿地普利中心也正在拔地而起,刘先生坚信,这会和万达一样,给他带来大量的生意。“这种拥堵肯定不是常态,总会有个临界点,修建地铁是早晚的事。”刘先生认为,泉水需要保护好,但城市也要往前发展,修建地铁是趋势。
一种有效手段——经一路修地铁可治经四路之堵
相关数据资料显示,随着沿线一座座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经四路交通容量已逼近极限。面对这种困境,很多人提起了修建地铁。但也有人质疑:“经四路地下已有人防商城,还怎么建地铁?”
对此,交通专家认为,地铁确实是缓解经四路交通压力的有效手段,但不必修在经四路。“综合来看,在经一路修地铁是最好的治堵方案,这是一条与经四路平行的交通主干道,步行距离也很近。一旦经四路发生拥堵,客流就可以很容易疏散到经一路乘地铁。”
济南机动车每天增加400—600辆———济南亟须立体交通来“盛车”
没有地铁和轨道交通,只有4000余辆公交车、部分BRT公交车,以及两条半的高架路,济南离立体交通还差很远。再加上平面交通不完善,济南的道路将越来越堵。
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曹凤阳接受采访时介绍,目前济南市区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00万辆,整个济南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也已经近132万辆,现在仍然以每天400至600辆的速度增加,光春节期间有一天就增加了2008辆。
虽然道路拥堵是目前国内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但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济南市区道路拥堵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道路建设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车辆的快速增长,两者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也正是造成济南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想要靠着完善平面交通来解决日益拥堵的交通问题已不现实。曹凤阳称,由于历史原因,济南市目前是棋盘式的路网。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城区主、次干道和支路长度的规范比例应该是1:1.5:3.5,一种金字塔式的比例,但是,目前济南的主、次干道和支路长度的比例是1:0.6:0.7,变成了哑铃式。
曹凤阳说,由于次干道和支路的支撑作用较小,微循环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大车小车都喜欢往主干道上跑,“马路越宽,堵得越厉害。”正是因为主次干道与支路之间没有建立系统的道路连接体系,才会越来越堵。以山师东路与和平路为例,如果能将山师东路向北直接连通到解放路,会极大地缓解和平路与山师东路路口的交通拥堵情况。
早在两年前,西藏和海南就提出建设立体交通体系。2012年初,成都也提出“交通先行”的战略,按照“半小时通达”的理念对市域范围内的交通体系进行规划和建设,“中心城区各组团之间半小时到达、市域内相邻县城间半小时贯通、乡镇与快速路网半小时接头、各建制村与乡镇半小时连接”的硬件条件,最终形成城乡一体、无缝衔接、高度通达的全域交通体系。
在这个立体交通体系中,地铁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地铁对于济南却一直是块心病。受泉脉影响,是否建地铁一直争论不休。2009年,为了缓解全运会的交通,济南差点修了地铁,最终还是向“修地铁会破坏泉群”的观点妥协了,于是诞生了北园高架路,高架下跑起BRT。
目前,济南的高架路基本都连成片了,顺河高架路,北园高架路,二环东路高架路,以及正在施工的二环西路高架路,都是十多公里长。再加上玉函立交桥,燕山立交桥,北园立交桥……然而,这并未彻底的缓解交通的拥堵,反而越来越厉害,堵车的现象甚至正从地面往高架延伸。
因此i地铁的作用绝对是举足轻重的,然而这个争论合适才会停息,何时才能真正落实。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