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2月2龙抬头生病好吗?
每天几乎都有人生病,没有什么好不好的,及时就医就好的快。
2月2龙抬头有什么习俗吗?
2月2龙抬头什么习俗
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在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这一天,其它习俗也很多,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不动针线,怕伤了龙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河南2月2日龙抬头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古代称之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因此,这天也叫“春龙节”。
农历二月初二还是“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也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于我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据说,这一天如果还没有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了。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春龙节、农头节。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依据气候规律,农历二月二之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温度回升,日照时数增加,雨水也逐渐增多,光、温、水条件已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二月二也是南方农村的农事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明人于奕正、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春雨贵如油",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同时,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古代中国人把生物分成毛虫(披毛兽类)、羽虫(鸟类)、介虫(有甲壳类)、鳞虫(有鳞之鱼类和有翅之昆虫类)和人类五大类。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所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是希望借龙威以慑服蠢蠢欲动的虫子,目的在于祈求农业丰收与人畜平安。古代中国人把生物分成毛虫(披毛兽类)、羽虫(鸟类)、介虫(有甲壳类)、鳞虫(有鳞之鱼类和有翅之昆虫类)和人类五大类。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所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是希望借龙威以慑服蠢蠢欲动的虫子,目的在于祈求农业丰收与人畜平安。
【春龙节的传说】 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人家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
这种“天上人间,融为一体”的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古代农业受天气制约的现实以及耕者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但据资料记载,“二月二,龙抬头”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28个星座,称为28宿。古人将这28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4宫,每宫7宿,并按照它们的形象将4宫附会为4种 动物。其中东宫7宿被想像成一条南北伸展的巨龙,由30颗恒星
二月二祭龙神的传说与哪个地名有关?
我来讲下有关二月二来源的一种说法,
有句话叫做二月二,龙抬头。
为什么叫二月二龙抬头呢?
在古代,龙是天子的象征。
没错,这个节日的由来就是和天子有关。
我们把镜头切换到汉代,
来看看这个二月二究竟和汉代的哪位帝王有关。
话说在刘邦的晚年,他搞了一场屠杀异性王的活动。
而恰在这时身在代地,佣兵自重的陈豨反叛了。
刘邦二话没说带着大军,前去代地平叛。
在刘邦和陈豨交战的时候,
身在朝中的吕后和萧何,密谋杀害了韩信。
本来韩信是想和陈豨里应外合推翻汉家王朝的,
韩信一死,陈豨也就被打败了。
然后,刘邦又派了最喜欢的小儿子刘如意去代地当代王。
随后刘邦又把赵国的赵王之位给撸了下来,
赵国物产丰富,环境优良,
偏爱刘如意的刘邦,又把刘如意调到了赵国当赵王。
这时候,刘如意一到赵国上任,
代王的职位就空缺了。
刘邦又指派了不受宠的儿子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去代地上任,刘恒在这里兢兢业业的治理了十多年。
代地也变的丰富多彩起来。
而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朝中发生了很多大事。
比如,刘邦病死了,吕后惨无人道的杀了戚夫人。
吕后诱杀了刘邦的三个儿子,还把刘姓的王位换成了吕姓。
此刻的代王刘恒的命,也是朝不保夕的节奏。
但是,因为他的机智,最终他免遭了屠杀。
没多久,吕后又死了。
周勃和陈平把吕氏给灭了族,这时候朝中没有皇帝了。
以丞相陈平为首的大臣们开了一个会,
要选一个合适人来继承皇位,此刻刘邦的八个儿子,
活着的仅剩两个了(基本上都被吕后干死了),
一个是汉文帝刘恒,一个是刘长。
刘长是肯定入选不了的,因为他是吕后养大的。
大臣们怕选他后,会有后患,
万一他当皇帝后,
念及吕后的恩情,要给吕后报仇,
那大臣可就惨了,
所以,最终他们选择了代地的刘恒来当皇帝。
刘恒进京当皇帝的这一天,据说正好是二月二。
而天子就是龙的化身,
代王刘恒这个龙在二月二这一天,终于把头给抬起来了。
这就是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来源之一。
不过二月二,龙抬头演化到今天,
就是年轻人,今天不要忘记理发呀。
二月二的禁忌,不要做针线活,否则扎到龙头就不吉利了。
二月二龙抬头前几日能扫墓吗?
以前的老习俗,二月二的禁忌还真不少。
比如,这天不能做针线,怕扎了龙眼。不能吃面条,因为那是龙须。不能到水井里挑水,怕惊动了龙头。还不能推磨碾米,怕压了龙头。另外,出嫁的闺女这天还不能回娘家等等。
二月二的习俗有很多。胶东这边二月二这天要撒灰囤,剃龙头,吃猪头肉,吃饺子。还要炒料豆,串龙尾。
串龙尾就是用五颜六色的布条,中间间隔着秸秆,一节一节的串起来,秸秆每节大约有一寸长。最下端串上碎布条。男孩子缝在帽子上,女孩子缝在衣服的后肩膀上。过去二月二这天,满街满巷的小孩后面都有龙尾,跑起来一飘一飘的。
而龙尾必须要头几天串好,二月二这天天不亮,悄悄给孩子穿戴上。因为二月二这天是不能动针线的。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我的头像关注
欢迎拍砖交流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