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是不是要吃煎饼呢?
二月二这天,北方的习俗是要吃饺子的。因为饺子的外形很像耳朵,所以饺子又被称为“娇耳”,二月二这一天吃饺子,也叫“食龙耳”。我们中国人一向讲究好的寓意,饺子的形状又像极了金元宝。二月二这天的饺子也是很有讲究的,必须有要菜,菜的谐音是“财”,期望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招财进宝。既然要“招财进宝”,菜馅儿饺子必不可少,其实素馅饺子调好了比肉馅还香。说到素馅,面丁素馅饺子你吃过吗?那可是非常美味的饺子。以前姥姥最爱包这面丁馅儿饺子,薄皮大馅儿,咬一口又鲜又嫩还咯嘣脆!什么?饺子还嘎嘣脆?是的是的,鲜香的韭菜和鸡蛋包裹着一个一个的小面丁儿,吃到嘴里脆脆的,香香的。它不同于油条饺子,油条饺子煮好后是软的,面丁饺子煮熟之后吃起来是香脆的。不知道怎么来形容它的口感了,词穷了嘿嘿,反正就是非常好吃啦!面丁饺子可不是想象中的就几个面丁炸一炸那样简单,做好的面丁,包上馅儿再煮熟,仍然不会软,还是香脆的,这可是有技巧的。具体怎么操作,一起来看看。——【面丁饺子】——【主要食材】:面粉500克,水250克,韭菜400克,鸡蛋4个【调味料】:食用油适量,盐适量,料酒1勺,香油适量,鸡精1小勺步骤一:韭菜择洗干净,控干水分,切碎待用。春天的韭菜非常鲜嫩,经过一个冬天的孕育,一颗颗的韭菜嫩生生鲜亮亮的,一汪翠绿,特别招人喜爱。步骤二:现在来做好吃的面丁。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取出一小块,擀成厚片,不要太薄,5毫米左右,然后先横切成条,再竖切成丁。步骤三:撒上一把面粉防止粘连,将面丁抖散,保证每一颗面丁都是单独的,没有连在一起的。步骤四:锅中放适量油烧热,油量和平时炒鸡蛋用的油量一样就可以。放入小面丁儿,小火慢慢炸成棕黄色,颜色稍微深一点儿,这样保证炸透。步骤五:面丁炸好后,倒入打散的鸡蛋液,边倒边搅拌,让每一颗面丁都被蛋液包裹上,这样可以保持面丁的香脆,因为在后面拌馅时会有很多水分。步骤六:面丁晾凉后,将切碎的韭菜放在一起,先用食用油拌匀,防止韭菜出汤。步骤七:最后加入香油、鸡精搅拌均匀,面丁素馅就调好了。调好的馅儿要尽快包好,尽量不要放置时间太长,以防面丁变软。步骤八:接下来就简单了,醒好的面团揪成剂子,擀成饺子皮,按照自己的喜好包成好看的饺子就行了。步骤九:锅里放入足量的水,大火烧开,下入饺子煮熟,捞出装盘。煮饺子要注意一点:煮饺子千万不要打凉水!小火慢煮就可以。煮饺子加凉水会让锅中的温度骤然降低,形成一个“焖”的过程,饺子容易破皮还不筋道,煮熟后还容易粘连。面丁素馅饺子就分享完了。这个饺子既有韭菜和鸡蛋的鲜嫩,又有面丁香脆的口感,咬一口香香的,保证你你吃完还想吃。二月二龙抬头,饺子还是这馅儿好吃,咬一口又鲜又嫩还嘎嘣脆,快试试吧!二月二吃啥分地方,习俗不同吃法不同,北方二月二吃饺子。今天就是二月初二,按照我们这里的习俗只有过了二月二这一天,新年才算是结束了。这一天也叫做“春耕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山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有二月初二这一天要摊煎饼的习俗,有民谣说道“二月二,雨水流,摊的煎饼搭墙头”。二月二,“龙抬头”“龙威大发”,所以在山东地区这一天就要吃煎饼。这里的煎饼不是山东大煎饼,也不是天津的煎饼果子,而是一种用面粉和成糊到大锅你摊成的煎饼。这种做法做出的煎饼又软又香。摊煎饼是需要手艺的,一般的人还真干不成这个活,现在的年轻人一般没有会干的,会干的一般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来做。摊煎饼的火要文火,不能急,也不能弱,火太急了容易糊,太小了又不成型,发粘,所以说火候的掌握全凭着老道的经验。火候烧到一定的火候就可以摊出一张合格的煎饼。又大又圆,没有破的位置就可以了。就这样一张张好吃的煎饼就摊好了。一般的人家一次会摊个5、6十张,留着慢慢吃。做好的煎饼可以直接来吃,也可以卷上葱丝,抹上大酱,吃在嘴里那叫一个过瘾。当然,也可以卷上自己喜欢的蔬菜或者肉丝,凡是入得了口的,尽可以包在其中。山东地区还有一种对煎饼的说法。相传:煎饼是龙王的胎衣。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煎饼也叫“龙鳞饼”,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我们这里的讲究二月二,吃大豆。其他网友家乡的讲究是:“二月二吃炒豆”,是我们这里的风俗。为啥要吃炒豆?据说因为过了二月二,百虫复苏,蝎子、蜈蚣都露头。吃豆子农村人的说法是,寓意炒蝎子爪,辟邪祈福的意思。 不止是吃炒豆,我们这里还要吃饺子,叫吃“龙耳”,吃面条,叫吃“龙须”。二月二不吃煎饼,又是一年二月二,民间习俗应该吃春饼。北方人二月二管吃春饼叫做咬春,春饼里面会加上各种新鲜蔬菜,吃春饼包含着迎接春天的美好寓意,也让人在春天种下希望,努力奋斗等待秋天的大丰收。
2月2,龙抬头是什么意思?
2月2龙抬头的来历有哪些?
”因此,这天也叫“春龙节”。
农历二月初二还是“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也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
摊煎饼的做法是怎样的呢?
摊煎饼的做法如下:
用料:面粉、水、鸡蛋、韭菜叶切成半厘米长的小段、盐、鸡精。
1、将面粉和水调成糊状后,将韭菜叶、鸡蛋、盐、鸡精一同放入调好的糊里进行搅拌均匀备用。
2、把平锅放直火上,在锅内放一点油(最好用苏泊尔的平锅可以少放点油,即不沾锅又好用),把调好的糊糊用勺子舀到平底锅里正、反一煎就好了。
二月二理发的风俗的由来?
"二月二"龙抬头-------"剪龙头"去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六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据说经过冬眼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故这一天人们便到江河水畔祭龙神。《中华全国风俗志·寿春岁时记》云:“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龙神。”
人所共知,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信仰的图腾。所以我们自豪地宣称: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千百年来,人们把龙视为带神秘色彩的吉祥物。“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民间一个重要节日了,许多习俗也多与龙有关。实际上“二月二,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二月二春龙节由来已久。留下许多风俗。明人沈榜的《宛署杂记》中云:“二月引龙,熏百虫。……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明宫史》载:“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清人富察郭崇在《燕京岁时记》中也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其中一此习俗一直沿袭至今。80年代中叶,在豫北一带还保留着吃黍米的风俗。二月二早上,家家户户都要煎黍米糕,群众称之年糕,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二月二,煎年糕,细些火,慢点烧,别把老公公的胡须烧着了。”中午皆吃“老龙布蛋”。即玉米蜕皮俗称玉黍米加面条。
其实,人们关心“龙抬头”用各种形式进行纪念,根本原因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系。正如这首民谣所云:“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因为二月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百姓们通过各种纪念活动,寄托了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朝廷老子率满朝大臣都参加春耕生产,足见春耕不误农时之重要。
为什么二月二以前不可以理发!?
农历“二月二”是传统的“春龙节”,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风俗.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
正月不能理发的风俗影响很大,人们普遍是在腊月理一次发,
然后等到二月二“龙抬头”才会再进理发店。
我回答道:“一种迷信说法罢了。”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贫穷的理发匠很爱自己的舅舅。
然而到了正月,理发匠却为没有钱给舅舅买一件像样的礼品而发愁。
串亲的日子到了,理发匠灵机一动,挑着剃头挑子来到舅舅家,精心为舅舅剃头刮脸。
等到舅舅出现在酒席前时,亲朋们无不夸赞理发匠手艺高超,说舅舅看上去年轻精神了许多。
舅舅很高兴,说这是送给他最好的过年礼物,还约定每年正月给他来理发,看看手艺是否有新的长进。
多年后,舅舅去世了。每到正月,理发匠对着剃头挑子泪如雨下,他为不能再向舅舅尽孝而伤心……”
听到这儿,我突然明白了老板娘的意思:“你是说,故事原本讲的是正月剃头思舅舅。”
“没错”,老板娘说,“不知何时以讹传讹,‘思’变成了‘死’,一字之差,害苦了多少人呀!”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