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龙抬头主要指男人剃发?2月2日龙抬头主要指男人剃发吗
这个是我们国家一个古老的传说,现在机会没人相信这个了。祝你好运一生!点击好评,谢谢你!
芜湖2月2龙抬头可以去哪里?芜湖2月2龙抬头可以去哪里玩
去周边的县城吧 比如湾沚、南陵等地 可能有民俗活动或者去小九华看看。 龙抬头在芜湖的话其实不算大节日,可能就是自家过节而已。期望值别太大。 希望这个答案能帮助你。
二月二龙抬头和理发有什么来历?
这个提问分别涉及三段历史,分别是‘二月二’、‘龙抬头’和‘剃龙头’,三者关系紧密,我便逐一而述。
二月二:二月二的节日性质,初见于唐代[注1],但究其根本,却与历代的惊蛰、春社、填仓、龙头、中和、挑菜、花朝等节日息息相关。以唐代为例,在这一天,文武百官得以休假一天,民间则以青布口袋盛放干鲜瓜果互相赠送,曰‘献生子’。此后随着时间发展,还出现了由江米制作的‘太阳糕’,用于祭祀太阳。(北京稻香村也曾做过这种糕点,如图)
太阳糕的制作,一直延续至清代,并成为当时家家户户都会请(买)的贡品[注2],哪怕手头再拮据,也会请几块应应景。这时太阳糕便与太阳真君、崇祯帝发生了关系,再无旧日的纯粹。只是唐代的剃小儿头,并未与二月二的剪龙头、剃喜发产生关联,只能肯定此时的儿童剃发,有见胎毛笔的出现[注3]。
龙抬头:唐代便有对龙王的祭祀,比如唐玄宗时的下诏建祠‘龙池’,以祭雨师之仪祭祀龙王,宋代甚至出现了‘十里不同云,五里不同雨。’这样的诗句[注4]。于是时间到了元代,是信仰的力量让中和节易称为‘龙抬头’[注5]。
由于‘惊蛰地气通’的猜想,加之春霖万物引发的复苏,出现了‘引龙回’、‘穿龙尾’、‘熏虫儿’、‘吃龙食’、‘避龙忌’、‘引钱龙’等民俗行为,但南北间却仍还有所差异。比如北方崇龙,南方尊田[注6]。二月二这天,南方会用米酒酬谢神灵,官府也会祭拜土地,亲力耕耘,民间更是会出现‘撑腰相劝啖花糕’[注7]的情景。
剪龙头:二月二是节日,可二月三也是,这便是‘文昌诞’。在元代仁宗年间(延佑三年,即1316年),将以前的梓潼神[注8]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文昌帝君就此出现。延传以后,这天便成了孩童入私塾的‘破蒙’之日,俗称‘开笔礼’。至于成年人,则又见有进阶礼、感恩礼(谢师等)、状元礼等礼仪,种种行为都是为了‘占鳌头’。
占鳌头同样可见于唐代,是状元特有的福利待遇。但那时的鳌尚是大龟,传至元代时,比如元代杂剧《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便因为龙文化的兴起,鳌便成了“龙生九子,鳌占头”。
二月三要占鳌头,二月二便要收拾一新,理发自然也未例外。但如宋代苏轼的《旦起理发》,历代多言梳理意味。而后可见‘待诏’、‘篦头’。篦头(古称梳栉)好理解,可能现在还有人用这种东西,如图:
关于待诏,明代《西游记》原文第四十六回,便可见描述[注9]……直至清代,因为剃发的硬性要求,便成了‘剃龙头、剃喜头、剪喜发’等名词。可以肯定,修剪头发必然与清代有关,但修理头发本身的历史却很悠久。在某种意义上看,它比今日的‘洗刘海’所代表的意味更庄重,毕竟是等待天子之命嘛。
————————
[注1]:《新唐书·卷六十四》“泌请:“废正月晦,以二月朔为中和节,因赐大臣戚里尺, 谓之裁度。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相问遗,号为献生子。里闾酿宜春酒,以祭勾 芒神,祈丰年。百官进农书,以示务本。””
[注2]:《帝京岁时记》“京师于是日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鸦)圆光,用以祭日,绕街遍巷,叫而卖之,曰太阳鸡糕。”
[注3]:唐代诗僧齐己《送胎发笔寄仁公》:“内唯胎发外秋毫,绿玉新栽管束牢。 老病手疼无那尔,却资年少写风骚。”
[注4]:宋·戴表元《观村中祷雨三首》。
[注5]:元·熊梦祥《析津志》“二月二,谓之龙抬头”。
[注6]:《清嘉录》“二月二日,为土地诞,俗称土地公公,大小官廨皆有其祠,官府皆祭,吏胥奉香火者,各牲乐以酬,村农亦家户壶浆(米酒)以祝神,俗称田公、田婆”
[注7]:清·蔡云《撑腰糕》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支持柴火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
[注8]:《明史·礼志》“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
[注9]:《西游记》「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怎么道士入柜,就变做和尚?纵有待诏跟进去,也只剃得头便了,如何衣服也能趁体,口里又会念佛?”
二月二龙抬头剪头发的寓意是什么?
其实这些都是封建迷信,没有科学根据,请大家不要相信。都是人自己在杜撰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