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龙抬头什么习俗
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在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这一天,其它习俗也很多,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不动针线,怕伤了龙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1990年二月二龙抬头出生的人是什么星座
1990年二月二十阳历二月二十六日,是双鱼座星座是由阳历日期确定的,1978年二月二那天的阳历日期是3月10日,那天的星座是双鱼座。
12星座日期表
(查询星座请使用阳历日期)
白羊座 3月21日~4月20日
金牛座 4月21日~5月20日
双子座 5月21日~6月21日
巨蟹座 6月22日~7月22日
狮子座 7月23日~8月22日
处女座 8月23日~9月22日
天秤座 9月23日~10月22日
天蝎座 10月23日~11月21日
射手座 11月22日~12月21日
摩羯座 12月22日~1月19日
水瓶座 1月20日~2月18日
双鱼座 2月19日~3月20日
农历:七八年 二月 初二
干支:戊午 乙卯 辛未
公历:1978年3月10日星期五双鱼座
信息来源:华···网星座是依据本人出生时的阳历(新历、国历、公历、西历)日期划分和推算的换成阳历万年历是
1990年2月26日 农历 二月初二 星期一星座是双鱼座 (2月19日-3月20日)
双鱼座的人,内向害羞,有着浓厚的艺术气息。柔情似水,浪漫多情,天真烂漫,会有许多梦幻般的想法,只是有时显得不切实际。
12星座日期划分表
白羊座 3月21日-------4月19日
金牛座 4月20日-------5月20日
双子座 5月21日-------6月21日
巨蟹座 6月22日-------7月22日
狮子座 7月23日-------8月22日
处女座 8月23日-------9月22日
天秤座 9月23日------10月23日
天蝎座 10月24日-----11月22日
射手座 11月23日-----12月21日
摩羯座 12月22日------1月19日
水瓶座 1月20日-------2月18日
双鱼座 2月19日-------3月20日
十二生肖龙是几月出生的?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这两个节日都是中国古代汉族的节日,它们的起源,与悠久的农耕文化和古代天象学息息相关。
干支记年法与二十八星宿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了对天象的观测。掌握星辰的变化规律,就能够预测气候的变化,甚至预测吉凶未来。
这种学问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也蕴含珍贵的科学道理,可以说是现代天文学的雏形。
中国自古就有“观天象”的传统,并且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为人熟知的天干地支、二十八星宿,就是这套理论的核心内容。
所谓天干地支,是一种纪年方法。
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通过排列组合,形成六十个单位。不但年份可以用干支来表示,具体到月、日,都可以用干支来命名。当然,这其中有一套复杂的规则和逻辑,这里不便展开介绍。
所谓二十八星宿,则是一种天象学。
古人把周天划分成十二份,因此一年有十二个月,一天有十二个时辰。这十二份分别用十二地支来命名,又称“黄道十二宫”。每一宫都藏有数量不等的星宿,或两个、或三个,十二宫里一共藏有二十八个星宿。
这些星宿因时而变,也成为了人们研究天象的基本单位。
二月二,龙抬头:从天象变成节日“龙抬头”描绘的,其实是一种星象的变化。
前文所说的二十八星宿,实际上又可以按照“东西南北”分成四份,分别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命名。每一个方向上都有七颗星宿。
龙抬头中的”龙“字,自然指的是东方的青龙。据说,东方七宿分别为: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连为一体,正好构成一条龙的形象。其中的”角宿“,就是龙头。
根据星体运转的规律,每年冬季,东方七宿就会消失。而到了春季,七宿就会慢慢显露出来。最先露头的就是“角宿”,一般是在每年的二月初二,因此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角宿的出现,意味着春天的开始,对于农民来说,就是要开始准备耕种了。所以,龙抬头又叫”见龙在田“。
很长一段时期,二月二都不是一个特定的节日,它更多的只是一种跟生产活动相关的节气而已。到了元代,熊梦祥所撰的《析津志》记载:二月二,谓之龙抬头。我们可以知道,“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是元代以后才开始流行的。
明清时期,二月二成为一个传统的节日,吃龙须面、剃龙头等等有特色的活动,也逐渐形成了。
三月三,生轩辕:从节日变成纪念日“三月三”原本是一个节日,称为“上巳节”。我们知道,干支也可以用来“纪日”。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就叫做“上巳”。
在古代,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沐浴不是每天都能做的。尤其是到了冬天,河水寒冷,几个月都不能洗澡,身上会积累很多污垢。而每年三月时节,春暖花开,很多人都会来到河边,精心沐浴。这种活动称为“祓禊”(fúxì),意为:洗净污垢,消除灾祸。
为了增加仪式感,人们便把“祓禊”的日子固定下来,也就是在三月初三。
当然,光洗澡多没意思。一群人来到河边,可以踏青郊游、开宴会、吃野餐,会玩的还可以学习王羲之,搞一个“曲水流觞”。总之,三月三的娱乐形式,多种多样。
但是到了唐朝以后,“三月三”这个节日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为什么呢?因为节日太多了。从春节开始,一直持续到四月,可以说半月一小节,一月一大节。
节日一多,也就没有仪式感了。渐渐地,人们发现三月三的活动,跟清明节也差不多,那索性就只过清明节吧。再到后来,人们觉得寒食节也可过可不过,于是到了今天,三个节日都合到清明节里面了。
这样一来,“三月三”的意义,就只剩下纪年黄帝这一条了。
事实上,谁也不知道黄帝的确切出生日期,只是传说他生于农历三月初三。“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也无法考证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总之,人们约定俗成,将这一天定为黄帝诞辰日。
2022年2月2日有什么寓意?
二月二龙抬头 ,三月三拜轩辕都是中国古老的的习俗。
先说一下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根据民间传说,此为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之日,意味着在此之后雨水会渐多;民间亦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期间,南方部分地区有祭社习俗,即庆祝土地公生日;北方则有吃猪头肉、理发剪龙头的习俗。
龙抬头这个节日传说是,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另外一个传说是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
三月三拜轩辕,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子孙共同的祖先。在民间,一直都有“三月三,拜轩辕”的传统。
在黄帝故里——河南省新郑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会举行隆重的拜祖大典,这一仪式也被中国政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传,远古时期的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新郑市,他因首先统一华夏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新郑就开始流传“三月三,拜轩辕”的习俗。
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既对五千年的文化有传承,又注入时代的新元素,让离世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我是春晓江南,感谢阅读!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