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记忆
发布时间:02-18汇聚古今风俗异事举报元宵,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源于西汉。元为“开始”、“第一”的意思;宵,意指“夜”。因此,元宵节(正月十五夜)的含义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一年明月打头圆”。如果将春节比作一台大戏,除夕是这台戏的高潮,那么元宵节就是这台戏的压轴好戏。“正月十五闹元宵”,蜃楼海市落星雨,火树银花不夜天,生动地道出了元宵民俗绚丽、热闹的景象。在喜庆的气氛中,年节的大幕徐徐落下,紧张忙碌而又充满希望的一年开始了。然而在台州,元宵节却比别处早一天,为正月十四,而且当晚家家户户吃糟羹。为何台州的元宵节俗会与全国各地大异其趣呢?民间流传着许多美好的传说。
一、孝子改节说
明代临海城关秦鸣雷,生弥月丧母,五龄丧父,出嗣于伯父秦文,未几秦文亦亡故,由其伯母(继母)杨夫人含辛茹苦扶养长大,并于嘉靖二十三年(1554)高中状元,曾任南京礼部尚书,总校《永乐大典》。秦对伯母极为尊敬孝顺,因伯母信佛,初一、十五都要戒荤吃素,为了使他的伯母也能和家人一起享受节日的口福,特将元宵提前一天,中秋推迟一天。类似的还有明南京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监祭酒谢铎(太平县人),元末起事的方国珍(黄岩县人),清台州知府刘敖侍母至孝而改元宵、中秋的传说。
二、方国珍改节说
元末黄岩人方国珍起事,割据了台州、庆元(今宁波)、温州三路。方国珍为防元朝官兵和朱元璋的部队利用节日的机会来偷袭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另外还有一种传说是:方国珍的夫人董氏生日是正月十四,所以方把元宵提前一夜。
三、戚继光抗倭说
相传有一年正月十四,戚继光带兵进驻临海桃渚城。当晚库粮不足,解粮官张里道建议向城里百姓借粮,但戚继光认为桃渚城里的百姓多次遭倭寇洗劫,而且省吃俭用支援戚家军,不能再给他们增加负担。于是,张里道最后想出一顿饭两顿吃的办法,他带领士兵把剩下的粮食磨成粉,兑水熬成糊状,再加入各种蔬菜、肉类、豆制品和调味品,制成糟羹给将士们吃。桃渚百姓听说后非常感动,为纪念此事就把元宵改为正月十四,糟羹也成为元宵的传统食品。
另外还有“因作战机密被泄露,戚将军将计就计把元宵节提前一夜,从而一举歼灭入侵倭寇。从此,元宵改为十四。”等传说。
四、唐初筑城说
筑城说:相传唐初大将尉迟恭(一说为刺史尉迟缭)征来大量民工修筑台州城。时近年末,天寒地冻,材料又缺乏,开工不久连砌墙用的蛎灰浆都严重短缺。眼看工程进度慢了下来,一位老农献计说,用米粉加黄泥搅拌成浆,粘度效果很好,一试果然。筑城是重体力活,一民工因不堪饥寒,偷吃了筑城用的米粉糊,按律当处理。尉迟恭仁慈体民,遂将一部分米粉糊拌黄泥筑城,一部分掺菜、笋等烧成羹给民工当点心。民工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筑城速度大增。因此事发生在正月十四,故台州的元宵改为十四,并吃糟羹。(类似还有一说是正月十四开工,筑城官烧糟羹劳工遂成故事。)
犒军说:唐初台州(临海)常遭海盗烧抢,当时刺史尉迟缭(又说大将尉迟恭)发动士兵筑城防盗。开工时,正值民间闹元宵,海盗趁机在台州湾登陆。尉迟刺史一面派兵剿盗,一面加紧筑城。当晚,风雪交加,造城进度很慢。百姓们聚在一起商议如何慰劳筑城将士。有人想出好办法:用带糟新酒当水,调进菜和粉,搅成糟羹,又好吃又御寒。果然,将士们喝了糟羹,周身发热,不怕严寒,干活更有劲,筑城进度大大加快。从此,每年元宵......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